用阶段性计划保障执行力_雷火官方竞技网站_雷火官方竞技网站入口

雷火官方产品

小型装载机,山东装载机

服务热线

135-5311-0999

雷火官方
用阶段性计划保障执行力
用阶段性计划保障执行力

用阶段性计划保障执行力

来源:雷火官方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4-06 10:17:40

服务热线: 135-5311-0999

  德鲁克说:“管理者如果看不见目标就前进,其结果是可怕的。”两手空空,蒙住眼睛就向前冲,其行为当然也是鲁莽的。由此可见,目标决定我们的执行效果,它对管理者很重要。但是,只有目标也不行,我们还必须要知道如何实现目标,并分步制订执行计划。这就是目标管理。对任何组织而言,目标管理都是必需的,它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,也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工作成果。

  2008年,我在为通用公司的培训规划机构做“提高部门执行力”的培训课程时,提出了针对部门和小团队的目标设置理论:

  ●更高的绩效从何而来——以团队的形式确立一个较为困难的目标,这会比轻易可完成的目标对执行力的刺激性更强。

  具体执行中,我们强调划分不同的工作阶段,每个阶段都要有明确的相对独立的目标和完成方式。大目标要有难度,但小目标必须是轻松的——甚至可以听着音乐完成。把执行的难度分解降低,员工完成工作时的压力就小,速度也就更快,对精力的消耗也可以降到最低。

  现实中,不少企业的管理者为部门制定目标的时候,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盲目提高目标的难度,并且没有制订阶段性的计划——不告诉他们如何分步去做。这很愚蠢!虽然真正的人才(那些稀少的天才型员工)无视这些难度,能用超强的工作能力回报企业,但多数员工都会走向另一条道路——消极怠工,或观望别人怎么做。

  有位受人尊重的老板跟我聊到执行力的话题时说:“我觉得目标定得越高越好。目标定得高了,能不能完成并不重要,哪怕员工完成了70%,也能超出企业的预期。那就很好了!”这是理想化的设计。可实际上,现实无法控制,员工的消极对待或无据可依的行动会让这种思想变成一次错误。在管理中,并不是目标制定了,员工就能达成,而是有了详细、全面和理性的行动计划,员工才能真正动起来,给你想要的“团队执行力”。

  日本一位特别著名的马拉松选手山田本一,在他刚出道时却默默无闻。1984年,他在东京举办的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。人们这才大吃一惊:这个矮个子是怎么做到的?于是,记者就追着采访他,想从他那里得到一些诸如“训练的秘方”之类的东西。

  这一回答引来了人们的嘲笑和专业人士的不屑。大家都知道马拉松赛是需要强大的体力和耐力的竞技运动,爆发力和速度并不重要,身体素质和耐力才是最宝贵的能力。这个小个子竟然说可以用“智慧”取胜?真是痴人说梦,看来他这次只是运气好而已!不少人都认为,下次大赛他肯定名落孙山。

  两年后的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,山田本一在米兰又夺冠了。此时,人们才开始正眼瞧他,知道这个身材矮小的人上次说的话绝不是虚谈。他说的“智慧”到底是什么?后来,山田本一在自传中讲到了这个秘密。其实很简单,就是制订合理的阶段性计划,为自己降低比赛难度。

  刚开始学习马拉松比赛时,我并不懂得这样的道理。我把自己的目标定在长达40多公里的终点线上的那一面旗帜上。我告诉自己那就是我的目标。但我根本跑不到终点,只跑了十几公里就疲惫不堪。因为被前面的这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。

  后来,我为自己降低了标准。每次比赛时,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,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。比如,第一个标志可能是银行。第二个标志可能是一棵大树或者大树旁的一座小房子。第三个标志可能是一座红色的建筑物……这样我一直画到了赛程的终点。当比赛开始后,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朝向第一个目标冲去,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,我又以同样的速度朝着第二个目标冲去。40多公里的赛程,就被我挨个分解成了这些不同的小目标,轻松地把它跑完了。

  执行其实就是这么简单,只要你学会了分解目标、制订分段计划即可。我经常对管理者讲这个案例,因为山田本一的方法十分现代,且有很强的借鉴意义。我们可以把年度目标分解成12个月,再设置每个星期的行动计划,让员工学习这些不同的计划,掌握完成工作的技巧。这样到行动开始前,你就已经掌控了团队。事实上,工作的成败在一开始就已决定了,不用等到最后的结果揭晓。

  制定目标和完成目标不是一回事。这是管理者要明白的一个原则。制定目标和完成目标是两个单独的部分,中间需要一个连接区域,那就是“拟订阶段性计划”。你要对下属明确每个不同的阶段应该做什么,如何去做,设置各个阶段的目标和考核标准。不要用整体目标的难度压迫员工,而要用阶段目标的指标要求员工,共同探讨完成方式,排除障碍,帮助他们产生工作的动力。

  制定合适的目标,再配合阶段性的计划,执行就得到了保证。“合适的目标”应该是他们只需要伸伸手或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。他们经过一定的努力后就可以达成,而不是费尽千辛万苦也很难完成。否则,员工宁可不做,执行力也就没有了。

  大方向确定后,我们知道要分成若干的小目标,也就是短期目标来让员工执行。但这个数量是多少?是把一年划分成365天吗?还是把一个季度目标区分成没有限制的周目标?当然不是这样。管理者要控制数量,比如,季度计划可以划分成4~5个短期目标,甚至只需要两个短期目标就可以完成,而不是无限地分割下去。

  没有阶段性目标,员工可能不知道怎么下手。但阶段性目标太多了,员工也容易失去耐受力,觉得工作执行起来太麻烦了。这都会导致各部门出现争执、推卸责任等情况。

  有的企业很重视员工的执行力,但采取的方式是错误的。比如,我到济南一家公司参观,企业老总得意地向我介绍企业的考核制度,认为很有震慑力。我经过考察发现是对执行的过程完全放任,对执行的不良结果又进行严厉的惩罚,不给员工丝毫辩解的机会。通俗地讲,就是“秋后算账”,把员工过去半年或者一年的工作做一个全面的总结,有执行不到位的地方,扣掉全年奖金,甚至把员工开除。

  老板这么搞,员工就很委屈:“我不是不想做好工作呀!是上司没有给我改正的机会,也很少指导我,一切都是我自己控制。工作时他不管,做好了来抢功,没做好就让我背黑锅。”

  员工的委屈心理值得同情,这确实是企业的错误。我对他们老总说:“如果你想耍威风,这当然是好办法,一棍子把执行不力的员工打死,人人畏惧!但企业的整体执行力还是没有,你只获得了自身的威严,没有正真获得员工的尊重,对企业也是不利的。”

  根据这家企业的行业特点和人员结构,我帮他设计了短期、中期、长期三种不同的执行力考核体系,通过绩效和晋升两个重要部分来做监督和激励,从而解决了这家企业长期存在的问题。

  对中层员工:每周考核,纠正问题,然后,每个季度算一次账,进行奖励或惩罚。

  对高层员工:每个季度考核,然后,每年算一次账,奖励或惩罚的方式主要以股权分红和年终福利为主。

  分期考核的优点是,管理者能够定期——主要是在短期内不难发现问题,及时地纠正过来,保证员工的执行力不出现较大偏误,同时,保证企业的年度计划能完成。需要强调的是,执行力的考核并非一个描述性、数据性或者概念性的界定,而是应该纳入我们的企业管理计划,形成一个易于执行的基本流程。即便中途更换了管理者,继任者也应该能够马上接手,继续执行这个考核流程,保证团队工作效率的延续。